公司新闻
行业动态
政策法规
技术标准
联系信息

名称:安徽省五禾环境检测科技有限公司 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经济开发区立恒工业广场C2西第3层 
电话:0551-65125857  17352908116
网址:www.ahwuhe.cn

如何控制锅炉水中的溶解氧含量?
ghlight-color: rgba(0, 0, 0, 0); outline: none; border: 0px solid; 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font-weight: var(--md-box-body-strong-font-weight); color: var(--md-box-samantha-deep-text-color) !important; font-size: var(--md-box-samantha-normal-text-font-size); line-height: var(--md-box-samantha-normal-text-line-height); overflow-anchor: auto;">亚硫酸氢钠(NaHSO₃) ,药剂与溶解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: 2Na₂SO₃ + O₂ → 2Na₂SO₄(生成的硫酸钠为无害盐类,随锅炉排污排出)。
适用场景
  • 低压工业锅炉(如额定压力≤2.5MPa 的蒸汽锅炉),通常在热力除氧后投加,将溶解氧从 0.05mg/L 降至≤0.01mg/L;
  • 小型无物理除氧设备的锅炉(作为唯一除氧手段,但需严格控制药剂投加量)。
关键控制要点
  • 药剂投加量需过量(通常比理论需求量多 5~10mg/L),确保残留亚硫酸盐浓度为 10~30mg/L(通过锅水亚硫酸盐检测验证);
  • 避免高温下投加(亚硫酸盐在≥200℃时易分解,降低除氧效率);
  • 适用于碱性水质(pH 8.5~10.0 时反应速度快,酸性水质会导致亚硫酸盐失效)。

2. 联氨除氧(适用于中高压电站锅炉,深度除氧)

原理:向高温高压的给水中投加联氨(N₂H₄) ,联氨与溶解氧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: N₂H₄ + O₂ → N₂↑ + 2H₂O(无盐类生成,不增加锅炉水含盐量); 同时,联氨还能还原锅炉管壁上的氧化铁(Fe₂O₃),形成致密的四氧化三铁(Fe₃O₄)钝化膜,进一步抑制腐蚀。
适用场景
  • 中高压电站锅炉(如额定压力≥3.82MPa 的汽包炉、直流炉),在热力除氧后投加,将溶解氧降至≤0.001mg/L。
注意事项
  • 联氨具有毒性和挥发性,需严格控制投加系统的密封性(避免操作人员接触或环境污染);
  • 需在高温(≥150℃)、碱性(pH 9.0~10.5)条件下反应,需与给水加氨调 pH 协同操作;
  • 目前部分电站已采用 “乙醛肟”“碳酰肼” 等低毒新型除氧剂替代联氨,原理类似但安全性更高。

三、运行管理优化:通过操作规范,避免溶解氧二次污染

物理和化学除氧后,若运行管理不当,空气可能重新进入给水系统,导致溶解氧 “二次升高”,因此需配合以下管理措施:
  1. 防止给水系统负压吸气
    • 确保给水泵入口压力稳定(避免入口压力过低形成负压,吸入空气);
    • 检查给水管道、阀门、法兰的密封性(避免管道泄漏,空气渗入);
    • 锅炉补水时,避免将水直接冲入负压区(如补水管需插入水箱水面以下,防止水流冲击带入空气)。
  2. 控制锅炉排污量
    • 合理调整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量(排污过量会导致给水补给量增加,若补给水除氧不彻底,易带入更多溶解氧);
    • 排污阀需缓慢开启(避免阀门开启过快导致局部负压,吸入空气)。
  3. 定期检测与维护
    • 高频监测给水、锅水的溶解氧含量(低压锅炉每日 1~2 次,中高压锅炉每 2~4 小时 1 次,电站锅炉需在线实时监测);
    • 定期维护除氧设备(如清洗热力除氧器填料、检查真空泵真空度、校准化学加药泵流量);
    • 定期检查锅炉管壁腐蚀情况(如通过内窥镜观察或取样分析,及时发现腐蚀隐患)。

总结

锅炉水溶解氧的控制需遵循 “物理除氧为主、化学除氧为辅、运行管理兜底” 的原则:
  • 低压锅炉:优先采用 “热力除氧 + 亚硫酸盐辅助”;
  • 中高压锅炉:采用 “压力式热力除氧 + 联氨 / 新型除氧剂深度处理”;
  • 所有场景均需配合严格的运行管理,避免二次污染。
    通过这套组合方案,可确保溶解氧稳定控制在国家标准限值以下,从根本上预防氧腐蚀,保障锅炉安全运行。
控制锅炉水中的溶解氧含量,需结合锅炉类型(低压 / 中高压)、参数及运行场景,通过 “预处理除氧 + 锅内辅助控制” 的组合方式实现,核心目标是将溶解氧降至国家标准限值以下(如低压锅炉≤0.1mg/L,中高压锅炉≤0.007mg/L)。以下是主流且成熟的控制方法,按 “物理除氧”“化学除氧”“运行管理优化” 三大类详细说明:

一、物理除氧:通过物理手段分离水中氧气,无化学添加

物理除氧是中低压及高压锅炉的核心基础除氧方式,适用于给水系统的前端处理,能去除 80%~99% 的溶解氧,常见方法包括热力除氧、真空除氧和膜法除氧。

1. 热力除氧(应用广泛,适用于各类锅炉)

原理:利用 “气体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降低” 的特性 —— 将给水加热至对应压力下的沸点(如常压下 100℃,0.02MPa 下约 105℃),水中溶解的氧气会随水汽化产生的蒸汽一同逸出,再通过排气阀将含氧气的蒸汽排出,实现除氧。 为提升除氧效率,热力除氧器内部通常设计有 “填料层”(如波纹板、瓷环),使水流分散成细小液滴,增大水与蒸汽的接触面积,确保氧气充分逸出。
适用场景
  • 低压工业锅炉(如采暖、供热锅炉):采用常压或低压热力除氧器,出水溶解氧可降至≤0.05mg/L;
  • 中高压电站锅炉:采用压力式热力除氧器(工作压力 0.4~0.6MPa),出水溶解氧可降至≤0.005mg/L,满足后续精细处理需求。
关键控制要点
  • 必须保证除氧器内水温达到对应压力下的沸点(避免 “欠热” 导致除氧不彻底);
  • 维持除氧器顶部有稳定的蒸汽空间,排气阀需微量连续排气(避免氧气积聚);
  • 控制进水流量稳定(流量波动过大易导致水流分布不均,出现 “死水区”)。

2. 真空除氧(适用于低压、常温或需节能的场景)

原理:利用 “气体溶解度随环境压力降低而降低” 的特性 —— 通过真空泵将除氧器内压力降至真空状态(如 - 0.08~-0.09MPa),此时水在常温(20~40℃)下即可沸腾,溶解氧随水汽化逸出,无需消耗大量蒸汽加热。
适用场景
  • 低压热水锅炉、小型工业锅炉(无充足蒸汽源时);
  • 需节能的场景(相比热力除氧,可节省 70% 以上的加热蒸汽消耗)。
优势与注意事项
  • 优势:常温运行、节能、无高温腐蚀风险;
  • 注意事项:需保证真空泵真空度稳定(真空度下降会导致除氧效率骤降);进水需预处理(避免水中杂质堵塞真空泵或除氧器填料)。

3. 膜法除氧(适用于高精度、小流量场景)

原理:利用 “中空纤维膜” 的选择透过性 —— 膜的一侧通待处理的给水,另一侧通过真空泵或氮气吹扫形成 “负压”,水中的溶解氧会优先透过膜壁进入负压侧,被真空泵抽走或被氮气带走,从而实现除氧。
适用场景
  • 中高压锅炉的补给水除氧(如凝结水精处理后,需进一步将溶解氧降至≤0.001mg/L);
  • 小流量、高精度除氧需求(如实验室锅炉、小型电站辅助系统)。
优势
  • 除氧精度极高(可降至≤0.0001mg/L);
  • 无化学药剂添加,不影响水质其他指标;
  • 设备体积小、自动化程度高,易维护。

二、化学除氧:通过化学药剂与氧气反应,实现深度除氧

化学除氧是物理除氧的辅助补充手段,主要用于将物理除氧后残留的微量溶解氧进一步降至标准限值,或在物理除氧失效时作为应急措施,常见方法包括亚硫酸盐除氧、联氨除氧及新型除氧剂除氧。

1. 亚硫酸盐除氧(适用于低压锅炉,经济便捷)

原理:向水中投加亚硫酸钠(Na₂SO₃) 或